close

最近朋友問我中打輸入法選擇的問題,嗯~各有優、缺點,但每種輸入法都有分要錢和不要錢的版本,除少數沒有免費的外,例如嘸蝦米,其它的兩種都有,花錢的輸入法可以用更短的字碼拚出中文字。例如大易二碼、大新倉頡、注音改良版自然輸入法等,Windows內建的只能說一般而已。

中文輸入法選擇起源:

筆者從民國83年是個阿白的高二小孩,當然成績不好,到上「計算機概論課程」,當然要想辦法讓被當的科目少一點,求順利畢業,當時計概老師是個倉頡、嘸蝦米都通的高手,第一堂課對班上說:我知道你們程度不好,也不苛求你們,只要英打、中打在每分鐘30字以上,中文輸入已經有30字以上的不強迫學中打,沒有的人跟我學「嘸蝦米輸入法」,我就放你們過關,於是大家開始每天放學去電腦教室練習........

事後想起也不知道當時這老師這樣講是激勵還是有其它的原因......

後來跟著學長一起練到百字以上,那年暑假去苗栗高商踢館,結果被高商的女生電慘了,她們早就在150字以上了。

 

後來職場上所見中打的需求:

1.在公部門:基本上公務員只要注音有每分有10字左右,打打公文已經可以勝任,不需要快速的輸入法,就算有機會做到大量的輸入,那也是交給臨時人員、工讀生、外包商處理,根本就不需要快速的中文輸入,一指神功即可勝任中、英打;當然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臨時人員或工讀生就認命找速度快的輸入法吧!

2.在民間企業:基本上也要有20~30字左右,才有辦法勝任,當兵時看過有人傳統注音練到每分60字左右,想必注音輸入法已可勝任,更何況現在還有「微軟新注音」更以比傳統注音更快,在企業爭取利潤、時間金錢的成本下,不管什麼輸入法,打得慢大概明天就可以不用來了吧。

3.有一種情況不分公、民營機構,那就是從事印刷、新聞、報社等需要大量中文輸入的行業,那快速的中打是基本條件。

 

中文輸入法發展至2015年2月為止:

1.在這不扯什麼「萬國碼」版本、支援幾字等技術性問題,這些問題網路上都找得到不需要重覆的寫,普遍來說要拆碼的都要一段時間的學習,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2.比賽得第一的輸入法,幾乎都是要錢的,沒看過免錢的輸入法可以打第一,所以常在網路上看說,什麼難學,什麼難用,要打得快又要學的時間短,就花錢買輸入法吧。

3.筆者是嘸蝦米21年的經驗了,上次測驗是84年高三時,那時用CAI軟體,已有150以上的能力,算是能精通此輸入法的使用者了,再配合「簡體字」可以在少一碼,我很少用到四碼來拆中文字,大部份都是三碼、二碼、一碼。只要你會寫這個中文字,不論你筆劃是否正確,原則對了字就會拚出來。

4.在這21年間,後起之秀「大新倉頡」拿下速度最快的中文輸入法,平均二碼即可拆出中文字,速度可達每分238(這是官網寫的,)已超越嘸蝦米當年保持記錄的209字,不過它雖然能和傳統倉頡相容,但二碼只能在「大新倉頡」上使用,如果你用微軟內建的,抱歉!請你依照傳統倉頡拆碼,重點是它也是要錢的版本,和嘸蝦米一樣,一般手機、Windows不會內建,一樣要花錢取得。

 

嘸蝦米的特點與劣勢:優勢就不談了,官網有一堆

1.要錢,一般電腦、手機不會內建,目前雖喪失專利權,但著作權仍在行易公司,要用就要花錢,不然就是用盜版的。

2.面對某網站的批評說,嘸蝦米要背簡速字根表才會快,其實也可以不背,靠拆「簡體字」一樣可以達到少一碼,三碼拆組成文字,這樣的話就有每分50字也跑不掉,只是有簡速字根,可以完成一、二碼組成文字而達每分百字以上。

3.打繁出簡,這是所有輸入法所沒有的,當你要跟簡體使用者文字溝通時,例如繁體「後面」,簡體是「后面」,當你使用「打繁出簡」模式時,輸入 I TJ,會出現的是「后面」,這樣你就不用煩惱,簡體字到底要用那個字形或是還要重新想簡體字的字形,直接使用繁體中文的拆碼法,即出現簡體字的對應字,這點佩服發明人「劉重次」先生,遠在20幾年前就想到和簡體中文的支援,讓我與大陸賣家溝通少了一點困難,日文因為我也不會,所以就不提嘸蝦米也可以打日文的問題了。

4.嘸蝦米目前已有Windows 7/8 、Mac os、Android、IOS8等平台用的版本。

 

其它輸入法的感想:

所有的中文輸入法都有其優、缺點,不能說誰好誰壞,我也不全部熟悉其它輸入法的特性,倉頡使用者批評嘸蝦米,不夠普遍、不夠開放、要錢;嘸蝦米使用者批評倉頡難學、輸入過慢、拆解抽象看不懂。但又不是每人天生就是要打字的,如我之前所說,「微軟新注音」已可處理大部份的中文輸入問題了,不是專業的輸入人員,根本就不差這種字形的輸入法。

注音可當所有字形輸入法的備用,例如某字你拆不出來,但你會讀音,就可以用注音作為輔助,不過真的也有人注音讀不出來,那就GG了。

要比快,就是拆碼要少,拆碼少的輸入法都是廠商改良過的一定是要錢的,例如「大新倉頡」從舊倉頡改良而來,你不花錢購買就只能用傳統倉頡,朋友中也有「嘸蝦米」學不會的,所以字形輸入法是有一點的門檻。

Windows內建的中文輸入法都是舊版的,當然聊聊天用、作業報告來說還適用的,但如果你是以打字為主的行業的話,這些就不太夠用了。例如你是大易的,就要購買大易二碼,倉頡的就要購買其它改良式的倉頡,別忘了能早點完成工作剩下的就是你的休息時間。

常在公眾場合裡看大家用手機聊LINE,除曾看過一個用「拚音輸入」的外,大部分都是「注音」,我大概是怪咖用「嘸蝦米」在手機、平板。

建議行易公司,要讓「嘸蝦米」普及,要開放一個類似「教育版的嘸蝦米」免費供學校使用,當這些學生學會後,進入社會有了需求才會購買標準版的,這個策略就和微軟的word一樣。甚至有些學生不見得有能力購買輸入法,授權給這些人用,才能達到普及化。

 

20幾年間中文輸入市場變化很大,我這篇也許幾年後也不適用了吧!說不定嘸蝦米真的沒落了,無法支援新系統,到時在想辦法學別的吧!至少還有注音不會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Sir 的頭像
    林Sir

    money 的世界

    林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